近年来,随着国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政策措施的引导下,川职院对标政策出实招,借势借力因地制宜,创新政行企校研合作、产教科创融合等方式,对学校所在的大拇指山进行科学谋划,合理开发,利用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精准把握“产教融合”“科创融汇”“长短结合、种养结合、农旅结合”的“二融三结合”建设思路,着力构筑“三基地一园区”(教学科研实习实训基地、学校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科创融汇基地、农林复合经济示范园区),推进产教、种养、农旅“三融合”建设,打造金果林、金菇子、金凤凰“三金”产业品牌,让荒山变成瓜果飘香、鸡鸣羊咩的“花果山”,让沉寂的土地飞出“金凤凰”。
(相关资料图)
产教科创 构筑校园“三基地”
以产教融合为重点促进产业链与教育链供给匹配,探索以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新模式为“一体”、以建设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跨区域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为“两翼”,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努力构筑教学科研实习实训、学校劳动教育实践、科创融汇“三基地”,做到以产定教、以教促产、产教融合。
政行企校研合作,打造乡村振兴农业产业示范基地和专业实践实习基地。积极对接遂宁市河东新区管委会,共建森林防火新通道;与多加企业联合开展种植与养殖。目前,遵照行业标准,建成“羌凤李+农林复合经济示范区”“矮晚柚种植示范区”“林下特色养殖示范区”等“五区一点”生态种养基地,为涉农涉林文旅专业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基地。
产学融合,打造学校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依托学校农业产业示范基地,创新探索“产业—教学”双管推进,“课堂—基地”二维耦合,“理论—实践”双线交叉的劳动与实践教育新模式,采用植入计划、划片包班、劳动竞赛等多种形式,强化劳动教育,彰显“树德、增智、强体、育美”劳动教育功能,实现全校学生劳动教育普及率100%、劳动活动开展率100%的“双一百”目标。
研学一体,打造科创融汇基地。以科创融汇为新方向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利用硕博高端专业人才引进优势,依托农业产业示范基地和农耕项目,突出新产业、新项目、新技术、新工艺,先后成立四川职业技术学院永红矮晚柚研究院、本草文化研究院、科技创新中心等研究院所17个,多主体围绕产业关键技术、核心工艺和共性问题开展协同创新。推动技术创新,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立足基地申报纵向研究课题7项、横向科研课题5项、创新研究项目13项,致力打造省级产学研用科创融汇基地,为学校产教融合、科创融汇创新发展搭建优质平台。
借势借力 促进校园“三融合”
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在地方政府和行业企业大力支持下,川职院以“三基地”为平台,深入推进实施产教融合、种养融合、农旅融合“三融合”。
校企共建,产教融合。学校借势借力,结合丘区山地特点和校园需求,明确引进新品种、采用新模式、运行新机制、实现高效益的“三新一高”建设定位,构建“科研+教学+农耕+观光”建设新格局,先后引进种养示范产业、文旅观光项目20余项,推进教学与科研活动紧密融合,将教学科研活动现场设在基地、融入项目,形成产教融合同步推进新范式。
路径创新,种养融合。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科学规划种植、养殖品种和规模,按照“以种供养,以养供种”的布局思路,种植牧草、萝卜、川职金薯等农作物100余亩,套种黄精、大金丝皇菊、川白芷等道地中药材20余亩;在不破坏林地原貌、不砍伐建群林木、不污染周边环境的前提下,发展林下养殖项目。此外,养殖废弃物经好氧堆肥发酵后,可作为有机肥循环利用。
服务需求,农旅融合。学校现有在校学生18000余名,为满足学生业余活动及健康锻炼的需求,学校在丘坡基地栽种观赏性园林植物20余种,新修健康步道13条、40余公里,规划建设新景点13个、小憩亭阁7个,推进农旅融合,打造师生健康漫游的景点,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因地制宜 打造校园“三金牌”
川职院坚持生态与生产并重原则,充分发挥人才科研和地理优势,因地制宜开发后山荒地,成功打造校园丘坡经济三张“金牌”。
荒地栽种,栽出“金果林”。根据丘坡土质特性,精心培育永红矮晚柚果园30余亩、羌凤李果园120余亩,间种金薯60余亩,根据学校本草文化研究院需要,果林下种植耐阴黄精、半夏、白芷、灵芝等道地中药材110余亩,生产地道药材,体味本草文化。
林下套种,种出“金菇子”。利用赤松茸、羊肚菌、香菇等食用菌类喜阴的特性,在林间套种食用菌100余亩,利用原生态种植环境,提升食用菌品质,食用菌可为林地提供有机肥,改善土质,促进林木生长,实现林菌互补。
林下养殖,养出“金凤凰”。结合林下小虫和杂草较多的生态环境,养殖乌骨鸡1万余只,建成林下鸡舍5个。以栽培虫草花的基质发酵形成麦粒料,饲喂乌骨鸡,乌骨鸡、乌骨鸡蛋等生态科技农产品年均创收200万元以上,同时,实现了食用菌生产废弃物的资源化循环利用。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2 全球办公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09784号-11 联系邮箱:85 18 07 48 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