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渐好,候鸟已陆续启程北飞。这个冬天,有多少水鸟来安徽越冬?2022-2023年全省冬季水鸟同步调查结果近日出炉。本次调查共记录冬季水鸟70种,681528只。较前一年度调查结果,相同调查单元水鸟总体数量增长了86%,创历史新高。
白荡湖的小天鹅和鸿雁(周立志拍摄)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同步调查记录冬季水鸟70种681528只
2023年1月3日-8日,在安徽省林业局的领导和支持下,由湿地生态保护与修复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大学)牵头,安徽省疫源疫病监测总站、安徽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安徽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野生动物保护专业委员会、安徽省动物学会共同实施了2022-2023年全省冬季水鸟同步调查。本次调查共组建12个外业调查队,参加调查的主力队员50余人,参与人员近100人。
巢湖空中飞翔的卷羽鹈鹕(章宇航拍摄)
我省自2004年起连续开展冬季水鸟同步调查。本年度调查中,调查队员主要来自安徽大学、淮北师范大学、淮南师范学院、黄山学院、安徽省疫源疫病监测总站,以及各市县区林业系统野生动物保护部门及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地管理机构。外业调查涉及到安徽省淮河、长江、新安江流域湿地单元共77个,调查观测点共611个,历时6天。
调查队在升金湖调查水鸟(王福群摄)
本次同步调查共记录冬季水鸟70种,共681528只。记录水鸟数量较2021年度冬季水鸟调查明显增加,也创下了2004年以来的历史新高。
在安徽越冬水鸟数量或超百万只
在调查的各湿地单元中,水鸟数量1万只以上的湿地单元有20个,超过2万只的单元有9个,其中升金湖的水鸟数量最多,达到了69479只。其次为黄湖,水鸟数量66417只;武昌湖53875只,城西湖50515只,陈瑶湖48721只,菜子湖48095只,黄陂湖41058只,城东湖32341只和泊湖30015只。
陈瑶湖的野鸭群(周立志摄)
安徽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教授、湿地生态保护与修复安徽省重点实验室主任周立志介绍,本年度这20个湿地单元调查到的水鸟数量达595503只,占全省调查到水鸟数量的87.38%,基本上体现了安徽省水鸟的状况。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随着安徽湿地保护修复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为水鸟提供了更多的适宜栖息地,越来越多的水鸟选择冬季来安徽。近年来的冬季水鸟同步调查中,记录水鸟数量也不断创下新高。2020年度的冬季水鸟调查记录水鸟21.9万只。2021年安徽省重要湿地和一般湿地冬季水鸟同步调查记录水鸟60种30.5万余只。2022-2023年冬季水鸟同步调查记录水鸟681528只。
周立志介绍,2022-2023年冬季水鸟同步调查设计湿地单元77个,较上一个年度调查的30个单元明显扩大了范围,因此调查记录水鸟数量不能简单进行比较。但本年度调查中,20个水鸟数量1万只以上的湿地单元中,除少数几个湖泊外,大多数单元的冬季水鸟数量都有较大幅度增加。两个年度水鸟数量在1万只以上的相同调查单元的总体数量进行比较,水鸟数量增长了0.86倍,安徽冬季水鸟数量确实明显增加。
全省同步调查,规模大,难度大,目的就是使得调查结果尽量全面、精确。但同步调查也不可能完整记录下每一只越冬水鸟,调查数量并非是这个冬天安徽越冬水鸟的全部。周立志介绍,从调查结果来看,乐观估计,这个冬季来安徽越冬水鸟的总数很可能突破100万只。
升金湖白鹤、东方白鹳和灰鹤等(周立志拍摄)
“国宝”东方白鹳今年来的特别多
本次调查记录冬季水鸟70种,其中不少是“国宝级”。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了解到,调查中记录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有8种,分别是白鹤(168只)、白头鹤(452只)、丹顶鹤(3只)、黑鹳(2只)、东方白鹳(4387只)、青头潜鸭(167只)和中华秋沙鸭(79只)、卷羽鹈鹕(3只)。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11种,分别是角䴙䴘(10只)、灰鹤(22只)、白琵鹭(5386只)、小天鹅(21590只)、鸿雁(4910只)、花脸鸭(16407只)、白额雁(5993只)、小白额雁(500只)、鸳鸯(392只)、斑头秋沙鸭(21只)和白腰杓鹬(12只)。
升金湖正在觅食的白鹤(魏振华拍摄)
哪些鸟种更爱安徽湿地?调查显示,我省的冬季水鸟仍以雁鸭类为主,占全部鸟类数量的79.14%,是安徽冬季水鸟的“主力军”了。超过2万只的依次为豆雁、罗纹鸭、斑嘴鸭、白骨顶、绿翅鸭、灰雁和小天鹅,其中豆雁的数量超过了10万只。
还有一些“老朋友”数量明显增加。本次调查记录到了东方白鹳4387只,数量大幅增长。“过去的调查中,记录东方白鹳数量最多几百只。”周立志介绍,十几年前,东方白鹳种群数量被认为全球仅有3000只左右,濒临灭绝。近年来,随着湿地保护修复的大力实施,东方白鹳种群数量明显恢复。从今年的调查情况来看,我国越冬的东方白鹳种群数量有望突破1万只。
本次调查还记录到了一些不常见的“新朋友”。调查队员在泊湖记录到雪雁,在黄湖记录到斑头雁,还有少量的夏候鸟池鹭也滞留在本地越冬。有趣的是,在升金湖,调查队员还发现了安徽省新纪录鸟种大红鹳。大红鹳还有一个知名度更高的名字叫“火烈鸟”,不少市民在动物园看到过。周立志介绍,安徽位于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通道上,大红鹳迁徙原本不应途经安徽。“调查中只记录到了一只大红鹳,很可能是一只迷鸟‘跟错队’来到了安徽湖泊。”
安徽湿地保护修复成果正在呈现
安徽冬季水鸟数量明显增加,为什么?安徽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教授、湿地生态保护与修复安徽省重点实验室主任周立志介绍,外业调查结束后,实验室还将对调查结果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水鸟是湿地生境质量的重要指示物种,其数量增长的原因可能很复杂,但与近年来安徽湿地生态质量的恢复和提高有直接关系。“这些结果表明我省冬季水鸟的生境在改善,湿地生态保护修复的成效显著,湖泊禁渔、大面围网拆除和退养还湿地等湿地保护修复措施的效果正在不断显现。”
调查队在黄陂湖调查水鸟(夏珊珊提供)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安徽先后颁布《安徽省湿地保护条例》《安徽省湿地保护修复制度实施方案》《安徽省湿地名录管理办法》等法规文件,建立健全湿地保护体制机制,构建湿地保护网络体系。周立志认为,湖泊禁渔、大面积拆除围网等举措落地执行难度非常大,“十三五”期间安徽全省退耕还湿12.5万亩、拆除围网约1000万米、修复湿地30万亩,体现了政府极大的决心和魄力,效果也令人瞩目。“湿地退化的势头初步得到了遏制,一些湖泊逐渐在恢复本来面貌,湖泊自我修复能力也逐步得到保障。”
但调查中也发现,一些湖泊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干扰。如冬季湖泊维持较高水位、捕捞、家禽养殖、风电设施等现象在一些湖泊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垂钓现象在调查单元中较普遍。“持续高水位,滩涂不能暴露,涉禽难以栖息,给湖泊生物多样性和生态过程的维持造成较大的压力。”周立志认为,未来应该进一步加强湿地管理,巩固湿地生态保护修复的成效。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刘媛媛
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审核:马翔宇 编辑:李享 校对:张建平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2 全球办公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09784号-11 联系邮箱:85 18 07 48 3@qq.com